拉伸、压缩力学性能的试验定义和测定
1、 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
、下屈服强度
、压缩时屈服强度
在屈服阶段,若载荷是恒定的,则此时的应力称屈服强度;若载荷下降或波动,则
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为上屈服强度,波动的最小应力为下屈服强度
。本试验系测定材料的下屈服强度
。
压缩时,则不分上、下屈服强度,把上述方法测定的或
当作屈服强度
。
,
,
,
2、 抗拉强度
拉伸过程中最大载荷与原始横截面积之比称为抗拉强度。
3、 抗压强度
试样受压至破坏前承受的最大载荷与原始横截面积之比称为抗压强度。不发生破裂
的材料,如低碳钢则没有抗压强度极限。
4、 断后伸长率
试样拉断后,标距内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称为断后伸长率
:
其中,是试样断后标距,测量时将断后的试样按原样紧密对接在同一轴线上量取。短、长比例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分别以符号
、
表示。定标距试样的断后伸长率应附以该标距数值的角注,例如:
mm 或
mm,则分别以符号δ
许多塑性材料在断裂前发生颈缩(如低碳钢),会发生不均匀伸长(断口处伸长最大),
于是,断口发生在标内的不同位置,量取的也会不同。为具有可比性,当断口到最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
时,直接测量断后标距;当断口到最邻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
时,需采用断口移中的办法。具体方法如下:
在长段上从拉断处O取基本等于短段的格数,得B点,此时若剩余格数为偶数(见图1-11(a)),取剩余格数一半得C点,若此时剩余格数为奇数(见图1-11(b)),取剩余格数减1后的一半得C点,加1后的一半得C1点,从而得到移位后的断后标距分别为:
![]() |
![]() |
图1-11 断口移中示意图
(当剩余格数为偶数时)
(当剩余格数为奇数时)
5、 断面收缩率
原始横截面积与断后最小横截面积
之差除以原始截面积的百分率称为断面收缩率
:
颈缩处最小横截面积的测定,是在断口按原样沿同一轴线对接后,在颈缩最小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其直径,取两者的算术平均值计算。
同济大学力学实验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与开发:上海哲涛科技有限公司 管理入口